
認真的要算起來,靠自己工作自給自足的生活,似乎早就超過五年不知多久了。畢業後留在台北找工作,不跟家人伸手、不讓自己餓死,我以為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以為,作為一個離開家獨立生活的遊子是令人心疼的。我以為,努力和執著最後總會得到家人的支持。
認真的要算起來,靠自己工作自給自足的生活,似乎早就超過五年不知多久了。畢業後留在台北找工作,不跟家人伸手、不讓自己餓死,我以為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以為,作為一個離開家獨立生活的遊子是令人心疼的。我以為,努力和執著最後總會得到家人的支持。
徐懷鈺的復出專輯,帶給我們這些看著她從大紅大紫到消聲匿跡的人,許多許多的懷念,
可是,主打歌和所有宣傳的廣告一出來,卻令我們錯愕不已,
怎麼?轉型走「閃亮三姊妹」路線嗎?不適合吧?
是的,我是偏心,
關於五月天,關於阿信,我是因為過於偏愛而帶著些許偏見的。
之前SHE的專輯裡那首〈五月天〉的MV裡,Selina和阿信配對,實在讓我氣得跳腳,
關於庭竹,我幾乎一無所知,是某天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女歌手的MV裡,竟然出現了非常久違的張雨生,所以好奇心驅使下,我認真地聽下去。
認真地聽、重複重複好幾遍地聽,原本覺得不太習慣的有點特殊的嗓音,竟不知不覺變得很喜歡。尤其是這首「現在的你」,讓人忍不住會想起某個Nobody。
一向不太聽蕭亞軒的歌,大概曲風和我喜好「合不來」吧。不過,她的新專輯卻有一首是我每天搭捷運上班時,不斷不斷重複聽好幾千遍也不厭倦的歌。也許是因為潛伏在心裡那周期性的低潮又來襲的關係,我需要這樣子的歌來撫慰和鼓勵悲傷的自己。
我要的世界
第一次知道Stacie Orrico,是在看完電影「槓上富家女(UptownGirls)」後,回家瘋狂找著電影裡那首讓我感動落淚的「StrongEnough」(就我的版背景音樂那首)。那陣子大概因為感情上的創傷,常需要聽這類催眠自己堅強的歌吧,聽了不下上百遍。後來大概因為忘了,或有了新歡忘了舊愛(我是指歌),漸漸地塵封在記憶裡,直到最近不知為什麼情緒這麼低落,所以又開始挖出來聽。我夠strongenough嗎?其實我知道自己並不脆弱,只是遇挫和遭打擊時仍免不了低潮,只是這樣吧,往好的方向想,這是另一個人生的轉捩點,不是嗎?
但總的來說,我並不喜歡看到自己失落沮喪的樣子,所以,還是來些激勵點的歌吧。這是我愛的另一首Stacie Orrico的歌。
不聽悲傷歌曲已經好一陣子了,我也不確定這念頭的興起是因為幸福了,還是不想再不幸下去了,總之就是從那時(雖然不記得確切日期)開始喜歡聽的曲風變成輕快、蠻不在乎或者大吼大叫那類,
戒掉好一陣子的悲傷歌曲,近來又開始冒出癮頭了。
我又聽到了,那首你最愛的歌。
每天早上臨出門前,廣播裡都正好播到Luna sea的「I For You」,
好像在提醒我不能忘記什麼似的。
好像愈來愈無法,在感受的當下把情緒轉化成文字了,
是因為最近看的書少了,辭彙上的應用比較笨拙嗎?
還是其實,我想透了,文字不過就是一種渲洩罷了,
我並不需要硬要去對誰說明為什麼我沉默,為什麼我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