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家裡唯一的女孩子,卻因又臭又硬的脾氣,學不會撒嬌,但我卻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就聽到媽媽說她想要再多一個女兒。(其實兒子不是比較好帶嗎?)何況,從來也沒有感受過媽媽想把唯一的女兒打扮成小公主般寵愛的感覺,導致遺憾在我心裡漸漸擴大開來,懂事以後始終充滿著怨懟。
因此,在看韓劇「灰姑娘的姐姐」時,文根英飾演的恩祖那討人厭的樣子,偽裝起來的強悍和冷漠,感覺好熟悉。
最近看了高木直子的《我的30分媽媽》,嘻嘻哈哈捧腹大笑之餘,作者和姊姊無論媽媽怎樣都覺得媽媽最棒那個點,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盲點。我想,如果要我寫一本關於媽媽的回憶,可能無法擁有這麼多溫馨感人的情節,只有「為什麼別人家那樣,我們家卻這樣」的如此這般充滿遺憾的想法。
果然人和人的差異點就在於這地方:看事物的角度與氣度的大小。
高木直子的媽媽:不拘小節、個性我行我素、喜歡吃紅豆餡和巧克力、對料理和家事不怎麼在行,這些特點都和我媽好像,家裡總是亂糟糟的,做飯時總是煮得很久很忙的樣子但卻只有煮出一、二道份量非常多的菜,如果我可以用和高木直子同樣的角度去看,可能會覺得媽媽好有趣,大家哈哈笑著吃完她的心血傑作,也就不會家裡總是吵吵鬧鬧的。
是呀,不管生幾個孩子,從女人轉變為母親的角色,大家都是新手。我是這樣說服自己,所以,漸漸地有在適應爸媽說的一片混亂的環境他們生活得最舒適,因為所有東西都在垂手可得的地方(腳下、椅子上、桌上、門口),但我不耐的是鄰居和親戚們的嘲諷,所以才總是沉著臉默默在收拾地上的雜物。
不過,真的是大工程吶。
總之,每當我想忘記那片雜亂時,偶爾會想想媽的優點:
.很感性善良,只要看到路邊有人乞討,眼眶會立刻泛紅地跑去投錢給他們。
.記憶力很好,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行動電話簿,每次爸爸只要說出一個名字,媽就可以背出那人的電話號碼。
.做的菜很好吃,雖然廚房很亂,我總是很好奇她怎麼變出那些美妙的東西。
.很有愛心,把家裡的貓狗當兒子疼,連出門都不放心怕牠們餓肚子,甚至還會弄飯給野貓野狗吃。
咳,好吧,暫時先想到這裡,我盡力了。
我還是覺得,她孩子氣任性的程度,好像我才是媽媽,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