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受邀參加金石堂的紅派對,才知道原來這並不是因為什麼幾週年紀念或過年應景辦的喜慶活動之類的,也就是說這不是只辦一次的活動,而是可能一直以來就在業界都知道的場合,只是我們(只有我們)剛知道。

坐在瀰漫著「文化味」的紅樓裡,我們互相竊竊私語著:「我們終於有"在圈內"的感覺了耶!」這句話乍聽起來好像在揶揄、在諷刺,還帶著股悲哀,但實際上更多更深的感覺是--泫然欲泣。

「出版業是沒有門檻的」不記得在哪看過這句話,也許是誠品的《閱讀力》或金石堂的《出版情報》,但是真的是這樣嗎?那為什麼我們這群人的努力耕耘、奮力吶喊,卻總有許多無形的阻礙擋在前頭?實體或網路書店、雜誌媒體(甚至少數的接案設計者)還沒試著認識我們就先拒絕,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是我們得罪了什麼重要人物或做了什麼白目的舉動,還是少做了什麼,而不自知?不管是什麼,我們都真的很希望能知道答案。

或者,難道是我們選書及編輯的能力不足以登上檯面?

當天的出版人們在台上發表著理想與歡欣,我感動之餘,多想知道他們所看到的我們是怎麼樣?「馥林?哪個馥?」這樣的問句無數次地出現,一次次打擊著我們。市面上觀察書市的文章隨處可見,但真的有去「實地」觀察嗎?那為什麼會有個已經在書市出現了五年的名字還有人不知道怎麼寫?

最新一期的誠品《閱讀力》令我們群情激動。不可否認地,它的確是本出版界的不錯的「參考書」,但又再次浮現在天空中的疑問是:「一個字也沒提到我們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電影帶動書市?提了一堆書卻避開了「偷穿高跟鞋」的電影,很令人傷心。(怎麼說這部電影也得了「2005年十大佳片」,而且在台灣明明就是2006年的1月上映的)

楊志軍入選十大作家,簡介裡卻沒有人讓知道他除了《藏獒》外,其實也寫了很多書,比如《遠去的藏獒》、《敲響人頭鼓》。

十月新聞中,提到淡水「有河Book」的開幕,卻沒提到一個字《額爾古納河》和有河Book開幕的合作。唉。

這些怎麼也難讓人覺得是「不小心」,而忍不住覺得會不會是「刻意」。

但幸而有金石堂的邀請,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其中,感覺上有種以前一直被當成是來旁聽的學生,某堂課老師覺得我們很乖所以將我們也寫進名單裡點名。這令人感動的溫馨舉動,對我們來說,何止是泫然欲泣四個字能道盡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y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