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oncise dictionary



沒有到過國外留學,也沒有嚮往過異國戀情;雖然不覺得自己英文差,但要開口說任何一個單字都會結巴;對簡單只談愛情的這種故事情節的電影或小說不太感興趣,勉強的話拿來打發時間也就看過就算,但是,《戀人版中英辭典》這本書卻讓我愛不釋手,厚得一塌糊塗,每次躺在床上看書時對手腕實在造成很大的負擔,但我甘之如飴。

是的,這本書有這種魅力。

第一次注意到它,是在它入圍柑橘獎決選名單的時候;第二次注意到,是國際書展時大塊出版社的大堆陳列。中文版那超美意境的封面,讓我不知不覺就掏出錢來把它買回家。

閱讀之前被厚重的書本震懾的感覺,在翻開書頁一篇篇讀下去後(還會忍不住中英對照著看),漸漸感情平實、親切得完全顛覆了我以為得獎作品必有的深沉意涵。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簡而言之就是這樣,但深入一點地談,可以說是異國戀情中兩國文化的差異和融合,以及愛情裡男人和女人觀念的不同。

老實說,用單字來分篇這個故事結構非常有趣,而且就像書裡她說她到國外時每時每刻都在查字典和記單字的心情一樣,讓我「求知若渴」,愈看愈覺得只讀中文的部分很不滿足,幾乎每句話都想對照著左頁的英文閱讀。對,就像許多看完這本書的人說的,她的英文用字潛詞文法凌亂,但很能表現出剛到外國時的我們的心情,例如:為什麼動詞的變化這麼複雜、為什麼名詞的複數要分這麼多種(裡面就有把「男人(man)們」直接說「mans」)等,很有趣,真的,在那樣的環境下,當你拋下一切就是為了去那裡學好語言的時候,全副心力放在語言和文化上的感情真的很不錯。我看得出她對英語世界的「求知若渴」。

不過,或許因為我是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不相信一見鍾情,也不相信父女戀、母子戀這類年齡差距太大的戀情,所以在看待這部小說時,我的觀點比較沒有放在愛情的部分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我偏愛她思考事情的角度,以及面對文化差異時的態度,我瘋狂地迷上她那文法混亂的句型,好像消除了我們在心裡給自己設下的恐懼,對於開口說英文這件事漸漸地有點躍躍欲試的興奮感。

當然,隨著劇情走向,她因為有個異國情人的關係英文進步很快,書寫的英文句子的文法也愈來愈正確,到後來更能長篇大論地談論大道理。果然,愛情的力量很大,突破了語言的障礙和文化隔閡。記得在某篇文章裡看到,有人問作者郭小櫓這個故事是不是她的親身經歷呢?她覺得這個問題很膚淺。但是說真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忍不住一直把女主角和作者聯想在一起,也難怪會有人問她那種問題吧。


Ps.雖然不敢說我很認真的全本中英對照著看,但發現有個地方「potato」翻成了「蕃茄」,第259頁也漏譯了三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ynne 的頭像
    chaynne

    芒.目。

    chay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