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a.jpg

我一直都不喜歡髒亂,不過誰喜歡?
所以,說正確一點是,我不喜歡「亂」。

書就要放在書架裡,(最好可以照作者分類,照出版順序排列)
衣服要掛在衣架裡,(上衣類和裙子類要區分,最好顏色由淺至深排列)
筆類、尺類和剪刀等長型的文具要插在筆筒裡,(這就不用特別分什麼類了)
垃圾要丟在垃圾筒裡等等、等等。(不知為什麼每次回家都會發現我爸媽把不要的文件、信封或其他不知名的東西丟在他們椅子下)

不過,說是這樣,我的小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一絲不苟的整齊,
只能算是「不亂」,
畢竟東西太多了,加上偶爾的偷懶也會導致沙發上堆了幾本還在進行中的小說、散文或雜誌(可能還有dhc和屈臣士的dm),
只要還不致於亂,也就是隨時能歸回原狀的態度,
我就不須要大費周章的東搬西喬弄得滿身大汗。

但每次回家就不同了,從繁忙擁擠的台北回到空氣清新的鄉下,
想像裡應該是步調可以緩慢些或空間寬敞視野廣闊之類的,
可是我卻常被陌生巨大的雜亂塞得喘不過氣,
說是家的地方,常是久久回去一次的我必須深吸一口大氣,
然後捲起袖子,拿起抹布,大肆打掃整頓才能找到一席喘息之地的地方。

一席之地,在上次看金馬影展同名電影時並沒有對劇情有太多感觸,
卻在我的人生中一直一直不停尋找的東西,
那種因為身邊沒有而尋尋覓覓不停往外奔跑想要自己建立的「家」。

總之,那不是我現在要談的,略過。

前陣子因為選舉被召回家投票的那幾天,
每天早上起床的工作就是整理家裡二樓的被我們稱之為「書房」但實際上比倉庫還像倉庫的地方。

整理之前,我習慣會先靜靜地、仔細地一遍又一遍環顧整個空間,
因為考慮爸媽的「什麼都不能丟」的家規,
只能就現在的東西來移動或改變原本的屬性,
然後,腦中想好構圖就開始了。

一個一個架子慢慢地,移開上面布滿厚灰塵的書、雜物之類,
再把很重的家具,從這裡搬到那裡,
把原本不該放在那裡的書桌移到這裡,
就這樣,一天天移一點,一天花一個早上的時間,
沒有任何人幫忙下,
終於把像倉庫的地方,變回接近他名稱的「書房」了。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如果我真的有那麼長的時間(例如一年),
我猜我應該可以把我們家以及我們店,
好好整頓一番,
那個讓我這麼多年寧願在外面自己找尋家的意義而不想回來的理由,
也許就可以消失了吧。

但可惜我不能。

所以也只能祈禱,我每一次清出的一小小空間,
能夠維持下去,
然後在之後的某一年,可以斷斷續續地這樣達成我的心願。

打掃其實需要的就是決心,沒有別的,
不是什麼特別技巧,
我總是想對我家那位對整理很頭痛的媽媽這麼說,
可是卻老是還沒說到重點她就生氣了。

試圖改變根本一點都不想改變的人,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還是自己來做吧。

我並不討厭打掃或整理,老實說,
而且每次看到乾淨清爽的成果的那種成就感更是無與倫比。

那種渴望有足夠空間在喜悅的時候旋轉、跳躍,
或在悲傷時有地方躲藏或窩著的感覺,
沒有在擁擠得連坐的地方都找不到的地方成長的人,
也許很難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y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